近日,江西航空一架737-800飛機執飛庫爾勒至鄭州航班,在巡航階段高度10100米,駕駛艙左前風擋外層玻璃突遇破裂。5月8日,江西航空發布聲明回應此事稱,駕駛艙左前風擋外層玻璃破裂后,機組立即報告空管和公司,公司和機組保持實時的聯系,并給予技術支持。
在這種情況下,按該機型的處置程序,飛機可繼續飛往目的地。為確保安全萬無一失,公司和機組共同決策采取更為穩妥的措施,在空管的指揮下下降高度,并在臨近的蘭州中川機場安全落地。航班備降后,江西航空妥善安排了機上旅客,并于次日安排補班,將旅客送達目的地鄭州。
涉事航班為江西航空5月4日RY8984次航班,執飛機型是波音B737-800,機齡4.8年。飛機原計劃20:30從庫爾勒機場起飛,次日00:35抵達鄭州新鄭機場,由于風擋玻璃突遇破裂,4日23:41臨時備降在蘭州中川機場。有當事乘客在社交平臺表示,機上同行乘客有100余人,備降蘭州中川之后,航空公司安排乘客住宿在蘭州維也納酒店,5號中午安排補班,將乘客送達原定目的地鄭州。
江西航空在聲明中指出,飛機維修和飛行手冊對飛機風擋玻璃均有嚴格的檢查放行標準。根據手冊描述,737-800飛機風擋由多層玻璃組成,本次發生破裂為外層玻璃,外層玻璃不是結構層,不承受結構力,只提供剛度、硬度,以防劃傷、鳥擊和外來物損傷。該飛機風擋承受結構力的中間層和內層均完好。
同濟大學航空與力學學院教授沈海軍曾發文分析,飛機風擋玻璃有三層,從結構上來說,外層玻璃為非結構層,中層和內層玻璃為承力結構層,風擋的設計采用破損安全設計思想,可以承受5倍的正常最大內外壓差,在中層或內層中的一塊破裂后還可以承受2倍的正常最大內外壓差。而造成風擋玻璃破裂的原因有多種,其中包括外來物(譬如鳥撞、冰雹、雷擊等)撞擊、窗框及安裝緊固件問題、玻璃存在質量缺陷、玻璃加熱系統故障等,也有可能是安全維修保障不到位,玻璃存在破損沒有發現。
界面新聞通過東航機務人員獲取到飛機維修手冊《Aircraftmaintenancemanual》,文件中列明波音737-600/700/800/900等機型詳細的維修工作,當中的風擋玻璃檢查(windshieldinspection)約有9項,檢查要點包括檢查風擋玻璃面板上是否有玻璃碎片,如果結構層有碎片會削弱結構性能、降低視覺質量;擋風玻璃有無分層;風擋玻璃防潮封嚴條是否出現缺陷、風擋中間層有無氣泡、水汽侵入等。
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、座艙釋壓事件,便與封嚴條缺陷有關系。民航局調查報告指出,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:當事飛機的右風擋封嚴(氣象封嚴或封嚴硅膠)可能破損,風擋內部存在空腔,外部水汽滲入并存留于風擋底部邊緣。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后絕緣性降低,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濕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。電弧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雙層結構玻璃破裂。風擋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。
此次江西航空風擋玻璃破裂后,按照處置程序可繼續飛往目的地,對此,某航空公司資深機長向界面新聞記者解釋稱,飛機風擋玻璃發生破裂時,需要先判斷是哪一層玻璃故障,再根據檢查單內容進行處置?!叭绻袛鄡H是外層玻璃故障,飛機可以繼續飛往目的地,但為了安全起見,選擇備降也沒有問題;如果有兩層玻璃破裂肯定是下降,盡快尋找合適的機場落地”,該機長表示。
他還指出,飛機駕駛艙風擋玻璃不止一層,出現三層同時破裂的情況微乎其微,機上有專門程序應對突發的風擋玻璃故障,飛行員也必須熟練掌握才能參與航班運行。就在去年7月6日,瑞麗航空也發生一起飛機風擋玻璃故障事件,據官方通報,瑞麗航空B-7866飛機執行DR6558西安至昆明航班,22:45機組反饋前風擋加溫故障,有跳火現象。為了確保安全,機組第一時間快速反應,公司迅速啟動三級響應,23:35該飛機平安備降重慶江北機場,飛機交由重慶地面飛機維修部門檢測。